180个日日夜夜 缙云移民动迁“新奇迹”
——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移民动迁工作纪实
本网讯(记者罗雪斌 通讯员 李晓军 章飞英)丽水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排头兵。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丽水的绿色产业,今年2月份召开的丽水市“两山”发展大会上,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在会上强调:要高举发展的行动旗帜,全面奏响“丽水之干”最强音,在新时代丽水所处的历史方位中,科学谋划和奋力书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时代答卷人,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推动丽水发展更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图为动迁现场
缙云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加快落实胡书记“两山”大会讲话精神,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步伐,凡是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该县会举全县之力进行支持。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就是一个绿色产业的项目。该县的态度与速度都让人叹服。请看发自缙云一线的报道。
180个日日夜夜,对一个人来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丽水来说,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一个单体投资超百亿项目,仅此已创丽水之首;更何况该项目是生态环保的项目,而这种体量的项目动迁工作量之大,要求时间之紧迫,这考验着一方党委、政府的集体智慧。而在如今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刻,丽水又是“两山”理论实践排头兵与模范生,如此体量的生态环保高效益的项目着实让缙云地方党委政府会为其倾尽所能,也乐意攻坚主动抢着接盘。
时任缙云县委书记、现任丽水市副市长杨秀清对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这样理解的,他说:“蓄能电站项目能快速落地,这标志着我县生态经济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实干兴县、生态立县都需大建设、大项目为支撑,相信这项目的落地,将为我县成功打通‘两山’转换通道,‘绿水青山’将源源不断转换为金山银山,福泽一方!”
回顾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移民动迁工作情况,着实让人惊讶。607户1331名移民动迁、1000多穴坟墓迁移、4000多亩青苗清点和分户测量、80000多平方米的房屋拆除……180个日日夜夜,浙江缙云抽蓄铁军用智慧、汗水创造了移民动迁奇迹,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完成了整个动迁任务,这为浙江乃至全国摸索出了一套动迁新模式。
在《180个日日夜夜……》——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移民动迁工作纪实的图册序言中看到:2017年6月30日,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誓师动员大会召开,7月3日项目指挥部104名工作人员进驻大洋营地,12月20日完成移民安置协议签订,12月22日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2018年1月3日,缙云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动迁总结表彰大会举行。6个月时间,实现全部工作目标,无愧“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耐委屈、特别有办法、特别能战斗”的抽蓄铁军精神,无愧“把缙云项目当作没有一个移民来安排工作进度”的郑重承诺,无愧于全县人民的重托。
时任缙云县长,现任缙云县委书记的李一波对于该项目的理解是“我县会把‘两山’实践放在发展的第一位来抓,只要符合‘两山’发展标准的都会举全县之力、全县之智,全速打造‘缙云速度’,把缙云建成大花园中最为有亮点、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功能核心区。”
生态、高效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户缙云
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原生态的地理优势及丰富的水资源环境转变成电能来造福一方百姓,其主要优点在于生态、高效。
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盼望已久,2001年,由丽水市政府负责,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过18年努力,终于迎来了开发建设期。该项目位于缙云县大洋镇和方溪乡境内,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丽水市首个单体百亿级投资项目,投资业主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安装6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年抽水电量24亿千瓦时,设计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
电站枢纽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和地下厂房系统组成。上水库选址大洋镇漕头村方溪源头,调节库容865万立方米,下水库选址方溪乡方溪上游,调节库容823万立方米,额定水头高达589米。项目总投资103.9亿元,总工期95个月,计划于2026年全部投产发电。
电站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浙江省电网调峰、填谷、调频及事故备用能力,极大缓解用电紧张局面,快速拉动缙云县生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7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下文批复,同意建设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这标志着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落户缙云。
领导关怀加速推动蓄能电站建设进程
没有领导的直接关怀、关心、指导,就没有缙云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建设,也就不可能创造缙云移民动迁奇迹。
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自核准以来,浙江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过问项目进展情况或亲临现场指导,关心和支持着项目的每一步进展,特别是在关键节点都给予了很多的鼓励和帮助。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多次过问项目进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辉忠亲临缙云指导,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时任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数次专题调研项目建设,明确要求“进一步增强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聚焦项目促发展,全力推动绿色能源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对抽蓄移民动迁中所展现出的令人刮目相看的“缙云速度”给予了格外“点赞”。同时还有一批省厅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及指导了工作。
缙云县四套班子领导在移民动迁期间,相继到指挥部驻地现场指导工作,在动迁工作最艰难的时候,为全体干部加油鼓劲、打气撑腰,为项目移民动迁造势助威。现任丽水市副市长、时任缙云县委书记杨秀清,现任缙云县委书记、时任缙云县长的李一波置顶“缙蓄动迁铁军”工作微信群,关注每天工作动态,与移民干部共同分享整个移民动迁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杨书记说“好”的表情包和李县长点“赞”的“大拇指”让每位移民干部非常感动和喜悦,让大家充满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激发出爬坡越坎、再次冲锋的无限豪情和力量。
动迁攻坚下绝招 诚心感动创奇迹
缙云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正飞告诉记者说,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推进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动迁工作做的顺畅与否,抽水铁军在动迁攻坚上创新推进,有许多的经验值得借鉴。
为了出色的完成动迁任务,缙云县成立了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作指挥部,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动迁及建设等管理工作。指挥部总指挥由缙云县政协主席刘旭标担任,第一副总指挥由缙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洁阳担任,常务副总指挥为陈岳飞。
刘旭标总指挥坦言,这块工作就是在啃硬骨头攻坚,是有史以来我县动迁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也真正凝聚了人心,带出了一支动迁能干的铁军,这将是我县今后工作中无价的精神财富。
为了把动迁工作做好,做到位,指挥部把动迁工作从政策研究、动员军训、实服培训、入户核查、房屋评估、协议签订、腾空拆除、青苗清点、坟墓迁移等各方面工作都进行了详细部署。陈岳飞常务副总指挥对记者作了介绍:
政策研究。移民政策是整个移民动迁工作的标尺,是移民动迁工作的关键。2017年5月3日至工作组进驻前,这段时间是制定政策的关键时期。指挥部领导高度重视,始终围绕“让移民生活更美好”的总目标,坚持走出去,向兄弟项目指挥部或已建成抽水蓄能电站的地方政府求取成功经验;坚持请进来,邀请有关职能部门、属地乡镇一起协商制定移民安置办法;坚持往上靠,主动向上级党委政府、新能源公司等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坚持沉下去,通过召开征求意见会、座谈和走访等形式向村干部、村民代表征求建议意见,倾听群众呼声。仅用两个月时间制订了《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移民安置办法》。
动员军训。6月30日,缙云县委、县政府召开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誓师动员大会。7月3日,指挥部全体干部进驻大洋营地,为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工作作风,组织全体干部开展军事训练。时值七月,正是酷暑季节,任凭汗水湿透衣衫,任凭烈日晒黑皮肤,无一人叫苦,无一人退缩。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充分展现了抽蓄铁军的精气神。
实服培训。7月4日,指挥部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服培训。邀请华东院专家、县国土局和社保局业务负责人解读移民安置政策的要点、难点,并通过现场提问、分组讨论、交互探讨,让全体干部进一步理解、掌握移民安置政策。邀请潜明水库移民干部传授经验,以大量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案例让抽调干部精准掌握实用的工作方式方法。采取实兵演练的方式,让抽调干部正确把握移民安置相关政策。通过三天的培训,每位抽调干部对移民安置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全面掌握了移民安置政策,积极领会了移民安置政策的内涵,准确把握了移民安置工作方法、步骤和程序。
入户核查。从7月7日开始,工作到了进村入户走访核查阶段。库区移民对安置点和安置政策理解、认同过程较长,移民外出多,且居住分散,部分移民更是“盲目”请律师“维权”,轻信能变更安置点和争取更多的利益。面对进不了移民的门和各种白眼、各种谩骂的情况,移民干部始终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信只有设身处地为移民着想,认真倾听移民心声,千方百计为移民排忧解难,用自己的一颗心、一腔真情就一定能换取移民的理解和支持。面对原本陌生、对移民干部充满怀疑,不信任甚至有对立情绪的工作对象,移民干部不抱怨、不气馁、不退缩,始终微笑面对,下田间、走地头、坐门槛、蹲灶前,寻找一切机会,不厌其烦地为移民讲解政策,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实物指标核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移民人口、房屋等实物指标核查是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这项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移民工作全局。为核清、核准项目动迁范围内各项实物指标情况,确保实物指标数据真实,18个动迁工作组本着对移民负责的精神,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按照政策法规规定,以2016年实物指标调查成果为基础,对各移民户的人口、房屋等信息进行校对、审核。在县国土、建设专业测绘人员帮助下,形成一份详细、准确、真实、有效的移民资料档案。各组完成核查后,政策指导组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综合核查,集众力统一分析、联合把关、核定数据,确保口径统一,确保做到问题界定、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规范标准,使整个实物指标核查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通过“各组核查、综合核查、个别研判”严把三关,不到一个月时间,迅速全面的完成了整个项目移民人口与房屋实物指标核查工作。
房屋评估。入户评估是移民动迁工作中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8月22日评估工作开始后,18个动迁组的干部集中精力,按照责任分工,发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放弃周末和日常休息时间,“5+2”“白+黑”“晴+雨”,灵活运用各种工作方式方法。广大干部不厌其烦,仔细核对好每个数据,量准每一寸房屋面积,积极帮助移民算好“经济帐”“家庭帐”和“长远帐”。政策指导组连续18天时间连轴转,精心研究相关的各类政策,确保工作口径高度统一,政策标准高度一致。指挥部坚持每日部署评估工作,适时作出攻坚决策。20天完成8万平方米房屋和财产评估工作。
协议签订。9月16日,动迁安置协议签订动员会后,指挥部全体干部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拿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锐气和硬气,坚持工作连轴转。指挥部坚持每天研判部署,哪里有矛盾盯哪里,哪里最难集中攻,大家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同时通过微信群晒进度,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在缙云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全体干部以“嘴勤、腿勤、手勤”和“诚心、细心、暖心”为工作法宝,集中所有精力,以不服输的韧劲,因人而异灵活运用疏导、教育、交流等各种工作方法,一家一户做好工作。
每一户都是重点户,每一天都是攻坚日。移民户中有不少人不是以在外经商为由,就是故意回避逃避签约……致使签约工作难上加难,进度与目标的差距让全体干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后60户未签的移民都参与盲目“维权”,为了顺利推进协议签约工作,摸准移民协议签订的症结难点,指挥部果断决策,重组力量建立攻坚组,围绕各户实际情况,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精准施策。各攻坚组充分发挥“磨、粘精神,真正发扬硬着头皮、踏破脚皮”的工作作风,求同存异,以道为本,以法为辅,打开心结,以情动签。先后赴广东、上海、江苏、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地创造机会,各个签约。12月20日,历经96天的艰苦奋斗,兑现了“签约一户不落”的诺言,实现了最后的100%签约。
腾空拆除。为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移民动迁任务,指挥部决定签约、腾空、拆除、清点青苗及坟墓迁移工作一并推进,并组织力量于10月底开始库区房屋拆除工作。项目前期组、动迁组会同方溪乡政府、大洋镇政府及拆除公司多次到现场实地查勘,精心制定拆除方案,组织力量开展房屋拆除工作。全体干部披风沥雨,放弃休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奉献精神快速高效推进房屋拆除工作。2天时间完成方溪片房屋拆除工作,并结合漕头村签约腾空实际,合理有序安排房屋拆除,做到应拆尽拆,拆必彻底。12月30日,8万余平方米房屋全部拆除。
青苗清点。指挥部有序推进移民签约、房屋腾空、房屋拆除工作的同时,无缝衔接进行青苗清点工作,全体工作人员抢晴天、战雨天、抓紧清点丈量。在工作中按照“一个标准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声音讲到底”,真正让移民心服口服。
各界支持。上下同欲者胜。全县上下团结奋斗,众志成城的精神,在移民动迁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大洋镇、方溪乡充分发挥属地作用,把抽蓄项目政策处理和移民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全力以赴履行好属地职责,积极主动配合指挥部强力推进移民动迁工作;有关乡镇和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祖籍或亲戚在库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率先垂范,项目区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识大体顾大局,带头支持配合做好征地、移民工作,并给未签约的亲朋好友“现身说法”,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效果,为项目推进提升了更多正能量;项目业主单位浙江缙云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品勋多次到指挥部慰问鼓劲;来自项目区外的乡贤被指挥部干部的工作作风感动,或赴营地慰问,或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项目移民动迁攻坚战中,为移民动迁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经过180天艰辛努力,12月20日,完成了607户1331名移民动迁、1000多穴坟墓迁移、4000多亩青苗清点和分户测量、80000多平方米的房屋拆除工作。2017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六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动员大会。2018年1月3日举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移民动迁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指挥部荣立集体三等功,11人荣立三等功,3人获得个人嘉奖。在表彰大会上,现任丽水市副市长,时任缙云县委书记杨秀清充分肯定了弥足珍贵的“抽蓄电站移民工作精神”,“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耐委屈、特别有办法、特别能战斗”的抽蓄电站移民工作精神,浓缩了项目移民动迁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是留给全县人民的宝贵财富。2018年1月2日现任浙江省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时任丽水市委书记的史济锡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缙云县委、县政府以“尤为如此”的担当,全力全速推进重点项目——百亿投资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予以表扬,全市都要学习。
如今,该项目由于动迁及时,使项目推进迅速。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投入资金达14亿元,工地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赶施工进度的景象。
180个日日夜夜,抽蓄铁军用汗水、智慧、担当创造了缙云动迁史上新的动迁速度,让项目以最快的速度推进,这为缙云速度增添了新的内涵,为缙云“两山”开辟了新境界。